首页 | 检察动态 | 检察新闻 | 检察风采 | 理论研讨 | 媒体播报 | 以案说法 | 公开听证 | 联系索引 | 中国检察听证网
发家致富是很多人追求的理想之一
所以很多时候犯罪分子
就抓住了人们的“致富”心理
让受害人血本无归
甚至赔上了“养老钱”
而最近,胡经理就在做这么一件事……
事情是这样的:
最近镇上来了一个绰号“致富”的胡经理,由于胡经理曾有银行工作经历,加之较为熟悉银行业务,所以不时有人会来找他咨询问题,并请教“致富”之道。于是,胡经理脑瓜子一动,他对外宣称,只要将钱存入某APP,利息绝对高于银行十倍。同时,他还告诉所有人这个项目属于国家一个基建投资,目前缺少资金,因此急需来自民间的融资。
王大妈和李大爷正好手中有余钱想要投资,于是拿上身份证和银行卡先行找胡经理在这个项目上投资了一万元。当连续半年数倍于银行的利息到账时,王大妈和李大爷十分欣喜,并到处和街坊邻居说。随后孙大娘、张大爷等几十位老人都拿出了自己的“养老钱”投资胡经理的这个项目。
很显然,投资的老人们并没有拿到他们理想中应得的那份钱,而且投入的钱也全部“竹篮打水一场空”,该案涉案金额多达一百余万元。
结局令人揪心
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
那么这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何预防?
一要理性,不侥幸。
君不见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。
二要稳健,不冒险。
君不见“竹篮打水场场空”。
三要警惕,不盲目。
君不见“欲擒故纵皆计谋”。
同时遇到这类事件,也请积极配合相应司法机关。
法条链接: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七十六条,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,扰乱金融秩序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检察官提醒:
很显然,绰号“致富”的胡经理的行为构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。而能让胡经理得逞的则是部分人群存在的“贪念”。因此,碰上低存款,高利息的投资项目时,请擦亮自己的眼睛,武装自己的头脑,因为钱是“你自己的”!!!